top of page

《灼人秘密》導演趙德胤 Q&A

Q1 請問開場是在景安站嗎?

我住在永安市場附近,常常在景安站附近的菜市場買菜,所以二十年後第一次在台灣拍片,自然就加進了一場景安站買菜的戲。其實在當時在市場裡拍了很多買菜、肉、包水餃的鏡頭,但是因為篇幅的關係,以及最後想營造出驚悚、超現實的氛圍,所以最後都剪掉了,只留下由隧道開場的畫面。電影好玩的一點在於我們可以把時空打亂,開場時像是故事已經結束,妮娜已經受創傷了,但是觀眾可以跟著妮娜,再由隧道開始,重新經歷她從試鏡到變成大明星的過程,重新揭開她受過的創傷。


Q2 《灼人秘密》有沒有受到大衛·林區導演的電影《穆荷蘭大道》的影響?

其實大衛·林區導演的電影,我只有看過《穆荷蘭大道》一部。我不覺得這部電影有影響《灼人秘密》,反而是跟吳可熙的訪談對《灼人秘密》的影響比較大。還有在吳可熙寫了劇本之後,我們也訪談了一、兩個她認識的,受到創傷症候群的朋友。這些訪談對於後來我想要呈現給觀眾的電影的樣子,影響較大。而對我自己影響比較大的應該是文學小說和生活經驗觀察,像《灼人秘密》這個名字就來自於史蒂芬·褚威格的一個中篇小說。


不過 昆汀·塔倫提諾導演 在坎城的時候也曾經說過,他覺得《灼人秘密》的敘事像《穆荷蘭大道》,但是類型上又像 羅曼·波蘭斯基 執導的《Rosemary Baby》那種60-70年代的美國類型片。我很喜歡,也蠻想拍那種那種類型片的。



Photo Source: Nina Wu Facebook Page

Q3 導演喜歡史蒂芬·金的作品嗎?

其實我沒有看過史蒂芬·金的作品,但是我看過《1408》。選1408這個數字是因為,原本吳可熙劇本的設定是2816。


吳可熙劇本裡有一個場景,她描述妮娜走進一座空無一人、一百米寬的酒店大堂,高跟鞋踩在一片滿是令人暈眩的圖騰地板上面,快要昏倒過去。妮娜按下電梯開關,電梯門打開出來一個跟她穿著一模一樣紅色洋裝的小女孩,妮娜很驚恐。那個小女孩在哭,小女孩的媽媽罵那個小女孩說,「為什麼你沒有演好這場戲!」下一秒一晃神,小女孩消失了。妮娜走進電梯,電梯瞬間變成透明的,透明的電梯看出去都是台北半夜燦爛的夜景,電梯直達第二十八層樓,妮娜走出電梯,但是旅館如迷宮般的走廊,讓妮娜走了二十分鐘都找不到2816號房。


當初我跟美術看到這個劇本,我說,這場戲如果要一鏡到底成本大概要兩千萬台幣。所以後來我們討論決定讓它打個對折,二十八層樓變十四層樓,二十八層樓太高了,十四層樓的場地比較好找,主要是成本的考量。


再加上我當時想到了我看過《1408》,是史蒂芬·金小說改編的電影,講一群人在旅館1408號房被虐殺的故事。吳可熙在寫劇本的時候,她自己也做了很多功課。她從Harvey Weinstein 事件得到了很多靈感,看了那些在旅館房間裡面被性騷擾的受害女演員的訪談。很巧的是《1408》那部電影也是Harvey Weinstein 出品的電影,我覺得覺得蠻有意思的。於是我們就決定使用「1408」作為房間號碼,讓妮娜進去那個房間試鏡。同時也節省了成本,因為2816真的做不出來。


Photo Source: Nina Wu Facebook Page

Q4 預告中妮娜在捷運尖叫的畫面,電影裡怎麼沒有?

電影實際拍攝時間約莫五十幾天,但不是所有的鏡頭都有出現在電影中。在後製階段時我們一共剪出了十三個不同的版本,在台灣播放的一百零三分鐘的版本,也是坎城影展的版本。吳可熙的原劇本中,有很大的篇幅在描述妮娜的精神狀況,描寫了妮娜做的十二個夢境。其中在捷運尖叫的畫面,雖然有剪在預告片裡,但考量到放進正片可能會讓故事量太過龐大,也可能間接干擾到主題,於是最後決定捨去。


Q4 為什麼結局要以悲劇收場?

這個版本想呈現的是一個懸疑和推理的角度,以妮娜受到創傷的那個晚上開始,觀眾跟著妮娜回到過去重新經歷一遍她的歷史,跟著電影的步伐慢慢推敲,最後找出她受到創傷的原因。所以我覺得這樣的結局是必要的。


Q5 灼人秘密有受到血觀音的影響嗎?

我當初看完劇本也問了吳可熙這個問題,她的回答是沒有。但是她說在拍完血觀音後,對於寫實電影有了更多不同的領悟。我自己身為一個創作者,也覺得跟其他電影借鏡這件事情,或多或少都會發生,很難無中生有。尤其是在剛拍完一部電影的狀況下,去拍另外一部,就很容易出現類似的架構,或是會想要更細節的去描寫前一部電影中沒有深入探討的部分。


Photo Source: Nina Wu Facebook Page

Q5 在電影拍攝過程中,有沒有參考台灣演藝圈中#MeToo 和豆導的新聞事件?

我們的電影殺青日期是2018年11月27號,豆導事件應該發生比較晚,我們並沒有參考或改編豆導事件。我覺得無論是誰,只要做錯事都應該受到法律制裁,才能為受害者伸張正義。我希望像這樣的利用權力傷害別人的事件,我們能夠為受害者找出真相,也讓加害者受到應有的懲罰。


Q6 電影情節中,哪些是幻想,哪些又是真實?

其實電影一開始,妮娜就已經被強暴了,觀眾只是跟著她重新看一次他試鏡、拍電影以及變成大明星,但是我們在電影開頭省略了她如何被強暴,這也讓「強暴」成為了一個「秘密」。

整部電影中,妮娜身上沒有疤痕的部分都是她的幻覺,而有疤痕的部分才是真實的。


三號的方面,在妮娜進入旅館去試鏡前,在長廊上與三號擦身而過,只有那裡的三號是真實的。試鏡時妮娜看見1408房裡桌上擺著三號的照片,其實表示三號已經被選中了。但是後來監製利用他的權力,讓被強暴後的妮娜當上了女主角。所以整部戲中妮娜都是活在痛苦和恐懼之中的,她一直害怕那天被選中的、跟她擦身而過的三號會出來控訴她,會出來揭穿她是因為被強暴才當上女主角,最後變成大明星的事情。因為妮娜在現實中跟三號擦身而過之後,記住了她的臉,也對她帶有虧欠,所以爾後出現的所有分裂與幻覺都是三號的形象。三號是妮娜所有恐懼的來源。


另外像蜥蜴和蟑螂,還有一些紅光的場景,也都是妮娜的幻覺。紅色是為了強調妮娜受創傷的那個夜晚,她去試鏡時穿的紅色衣服,她被強暴時看到的紅色地毯,她遇到身穿紅色洋裝的三號。紅色讓妮娜感到不安。


Photo Source: Nina Wu Facebook Page


Q7 Kiki 和妮娜的同志身份有特別用意嗎?

我覺得吳可熙寫的劇本中把妮娜設定為同志,會讓她人格分裂這件事情更有點道理。 我先聲明,並不是說如果今天是一個異性戀的女生被性侵就不會有創傷,不是這個意思。 我的意思是如果今天是一個女同性戀,很多面向上,她本來就已經不希望大家站在異性戀的角度來看待她,比如說男性看女性身體的角度。想像一下這樣的一個人,不想被評價為女性,卻被一個男性強暴,而且在這個產業裡,又一直被要求以「女性的姿態」出現。而且這些姿態都是男人們的想像和期望的,比如說希望她3P演出、希望她裸露。


我覺得在這樣的角色設定上,會讓妮娜的創傷顯得更嚴重,也讓她戲劇性的分裂更有說服力,也更合理。


我和吳可熙設計劇本的時候有討論到一個觀點,也就是讓電影中的三個女生是三位一體。

Kiki是妮娜純真的面相,在家鄉守住小王子,沒有足夠的勇氣去大城市闖蕩。三號是妮娜想要成為的模樣,製片要她學狗叫,她馬上學狗叫,想要取悅製片。而妮娜屬於中間,所以她感到痛苦。


Q8 《灼人秘密》剪了十三個版本,導演最喜歡的是哪一個版本?

我最喜歡也最滿意的,是在台灣和其他三十二個國家上映的,一百零三分鐘的這個版本。

其實這版本對觀眾來說有一點挑戰性,大部分的觀眾應該至少可以看懂八成,而且我也有自信台灣的觀眾在這個時代下,可以被挑戰。


電影中一些橋段,如果你多看幾遍可能會注意到。像是那天晚上茶壺的水滾聲,監製吃的水餃,還有要妮娜扮狗叫,這些小細節重複後來出現在她生活的每一個地方,揮之不去。這個版本應該沒有很難,也可能因為我看了兩百遍了吧(笑)。不論你喜歡也好,不喜歡也好,我希望《灼人秘密》背後的東西可以引發觀眾去思考、去討論、去分享。


回到前面一題有人問為什麼結局要那麼黑暗?其實生活就是有這麼痛苦的一面。我們身為一個藝術家,我們去表達這些痛苦,並不是想讓觀眾痛苦。我只是希望有那麼一分鐘,觀眾可以去體會這個世界上有很多人,經歷的這些殘酷。對於觀眾來說可能只是在電影院裡,一邊吃著爆米花的短短的一分鐘,但是對真正經歷過的人來說,那個殘酷卻是一輩子的。我希望有那麼一分鐘,觀眾也能跟我一樣產生憐憫之心,一分鐘就夠了。這也是我做這部電影最想傳達的訊息。


Photo Source: Nina Wu Facebook Page

Q9 妮娜的狗,奧斯卡的片段,哪一段是真實的?

奧斯卡其實並沒有死。在吳可熙的原劇本裡,當妮娜接到Kiki 上台北的電話,裡面Kiki 其實有說到,「你知道嗎?我把奧斯卡也帶來囉!」但在後期剪接的時候,故意把這句話給剪掉了。

因為在我研究創傷症候群時,我發現他們對於創傷的真與假、虛與實的差別較不敏銳,這個電影也想帶給觀眾一種虛實不分的感受。一般電影的劇情安排應該會是,妮娜和Kiki床戲之後,妮娜進入夢鄉,夢到試鏡裡出現的狗叫聲,妮娜就被嚇醒了。但《灼人秘密》安排的卻是,夢裡的狗叫聲沒有驚醒妮娜,反而帶她進了第二層夢境。聽到她爸爸大叫,看到狗的屍體,還有Kiki手上拿著沾了狗血的衣服,那些都是夢境。直到妮娜接到馬克電話要她回台北,那裡才是夢醒後的真實世界。


Q10 蝶戀的結局讓妮娜溺水有什麼特別意涵嗎?

蝶戀的主劇情其實不太重要,那只是一部普通的肥皂劇,最後入圍了大影展,帶一點諷刺當代影展的意味。但蝶戀中的很多細節都和妮娜有密切關係,例如「我再也受不了了,他們不只摧毀我的身體,他們還要摧毀我的心」,那不只是一句台詞,更是在形容妮娜自己。還有水餃裏頭包著秘密的紙條,那個秘密也是在影射妮娜被強暴的那個秘密。另外像是試鏡時,監製叫一號和五號演一齣多年不見的戀人首次相逢的戲,那個也是在影射妮娜和Kiki 。


如果再把《灼人秘密》多看個兩三遍,應該會發現裡面很多細節都是相互呼應。



Photo Source: Nina Wu Facebook Page


Q11 為什麼妮娜做網紅的時候,房間裡有她試禮服的照片?是不是網紅其實發生較晚?

試禮服是想暗示在開場穿越那個景安站的隧道後,妮娜就已經被強暴了,也已經去過坎城又回來了,並且她當時的精神狀態是恍惚的,是生病的。但是到妮娜的手機鬧鐘響起,提醒她要做直播,那個當下電影的時空就被打破,又接回到什麼都還沒有發生前,馬克幫她接到一個角色的試鏡。可以說這個電影不論從哪個角度切入,去拼湊劇情,都可以成立。它就像一個個圓圈,一開始就是最後,最後又連貫回開頭。


Q12 為什麼選宋芸樺和夏于喬演出?

原本我們選角先找了宋芸樺,後來加了夏于喬,也因為夏于喬的加入,讓這個電影又有點意思。夏于喬那時問我,是不是因為她跟宋芸樺長得很像,才找她來演出,因為連她爸媽都覺得宋芸樺跟她長得很像。我自己真的覺得他們長得不一樣,而且當時也不太清楚網路上很多人說她們長得很像這件事,總之後來夏于喬提議說也可以刻意針對這點來設計一下劇情,所以我跟吳可熙又安插了一些讓Kiki 瞬間變成三號橋段進去,反而讓電影出現一種一直在輪迴的感覺,也讓劇情更豐富了一點——妮娜本來看著自己最心愛的人,下一秒卻出神變成她最懼怕的人。



Photo Source: Nina Wu Facebook Page

[以上文字,採自於導演趙德胤臉書映後座談。]


文|Fiona Kuo

bottom of page